融合研學與紅色教育,開啟愛國主義情懷之旅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

2023年8月12日中午12:00,山東建筑大學沂蒙情協會組織受助學生進行研學活動,給受助學子提供一次融合研學與紅色教育的學習機會。通過本次豐富的展覽和研學活動,引導學生們深入了解紅色歷史,培養愛國主義情懷。
沂蒙紅嫂紀念館坐落在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這里曾是沂蒙山區革命斗爭的主戰場。紀念館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筑風格獨特,融合了當地的山水文化和紅色記憶。進入紀念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巨大的革命紀念碑,上書“沂蒙紅嫂永垂不朽”,這是對紅嫂們英勇奉獻精神的最高敬意。
紀念館設有多個展廳,包括紅嫂事跡展廳、革命歷史展廳、愛國主義教育展廳等。在紅嫂事跡展廳中,展示了沂蒙地區紅嫂的抗日救亡、農村婦女解放運動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英勇事跡。“賣女送軍”、“乳汁救軍”,“門板過河”等等故事配合珍貴的照片和物品讓參觀者感受到紅嫂們擁軍、愛軍的精神風貌。
革命歷史展廳以圖文并茂的方式介紹了沂蒙山區革命斗爭的歷史進程,展示了當年革命志士們艱苦奮斗、浴血奉獻的英勇事跡。愛國主義教育展廳則通過多媒體展示方式,講述了紅色經典故事,激發學生們的愛國情感和責任意識。
下午3時,隊員們與受助學子抵達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孟良崮戰役作為中國抗戰史上重要的戰役之一,紀念館以展示孟良崮戰役的歷史背景和英勇抗擊為主線,引導青少年深入了解抗戰歷史,培養他們的堅強意志和勇敢精神。
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筑風格簡約大氣,展示區域布局合理,以獨特的設計營造出濃厚的抗戰氛圍。進入紀念館,參觀者將首先感受到戰役的磅礴氣勢和英勇壯麗。隊員們依次參觀了背景展區、戰斗過程展區、英勇烈士紀念區等。戰役背景展區通過文字、圖片、實物等多種展示形式,使參觀者了解戰役的發生原因和歷史背景,引導他們思考戰爭的殘酷和抗戰的意義。英勇烈士紀念區通過展示烈士的事跡和珍貴遺物,向隊員們展示英烈們的英勇決絕和為國捐軀的精神。
下午4時,隊員們抵達位于紀念館后方的孟良崮烈士陵園。墓地正中是粟裕將軍骨灰撒放處,其后是烈士英名塔,塔身鐫刻著烈士名錄,墓區內掩埋著華東野戰軍在孟良崮戰役中犧牲的2865名烈士的忠骨,其中,墓碑上有名字的只有103座,其他2700多座都是無名烈士墓。“踏破白云千萬重,仰天池上水溶溶。橫空大氣排山去,砥柱人間是此峰。”巍巍白塔如利劍般直插云霄,烈士陵園內莊嚴無聲,卻仿佛回響著鏗鏘有力的沖鋒號聲。當年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軍人雖已不在,可他們聽黨指揮,敢于犧牲的精神依舊指引著我們。孟良崮戰役也是中國軍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孟良崮戰役不僅展現了共產黨軍隊的戰術和戰略能力,也反映了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和頑強奮斗精神。這場戰役的勝利也激勵了中國人民在戰爭中不畏強敵,不斷奮斗,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奮斗。
習主席指出:“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孟良崮精神承載著紅色革命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將永遠滋養和激勵我們頑強奮進,頑強奮斗,走好新時代的勝利之路。同時隊員們深知和平來之不易,正所謂“和平是要靠實力換來的”,吾輩當自強,努力保家國!
通過本次參觀和參與研學活動,無論是隊員們還是受助學子們都將更好地銘記歷史,堅定愛國情懷,為祖國的繁榮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地址:http://www.ecopozzolan.com/ympkt/pingyizhan/2023-08-13/8019.html